首页 > 资讯 > 企业新闻

集创北方推 12 纳米 AI-PQ 独显芯片 双擎升级移动画质

  • 作者:
  • 2025-10-23 18:17:37

  在移动终端显示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用户对高画质、高帧率与低功耗的需求愈发迫切。近日,集创北方重磅发布首款 12 纳米 AI-PQ 画质增强独显芯片,这款凝聚近百位工程师两年研发心血的创新产品,融合了企业在多媒体 AI 处理、画质提升与低功耗芯片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,精准攻克移动终端显示痛点。目前,该芯片已率先应用于国内头部移动终端品牌的旗舰机型,将为用户带来从画面流畅度到细节呈现的跨代体验升级,同时也为国产显示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开辟了新路径。​

集创北方推出首款移动终端AI画质增强独显芯片

  核心定位:直击移动终端显示三大核心诉求​

  集创北方这款 12 纳米 AI-PQ 独显芯片,从设计之初便聚焦移动终端用户的核心痛点 —— 传统终端显示常面临 “高画质与高功耗难兼顾”“低帧率画面卡顿拖影”“低分辨率细节丢失” 三大问题。作为一颗架设于核心处理器与显示屏幕之间的独立 AI 画质增强芯片,它通过 “独立运算 + AI 赋能” 的模式,在不加重前端处理器负担的前提下,实现画质、帧率与功耗的协同优化。​

  从技术架构来看,该芯片以 “低功耗 12 纳米工艺” 为基础,在极小的芯片面积内集成了丰富的功能模块,既满足移动终端对硬件体积的严苛要求,又通过先进工艺降低自身能耗。据测试数据显示,相比同类型传统显示芯片,这款 12 纳米 AI-PQ 芯片的功耗降低约 25%,为手机、平板等移动设备的续航能力提供有力支撑,完美契合当下用户对 “长续航 + 好画质” 的双重期待。​

  技术亮点:双擎驱动 + 全维度 AI 优化,重构显示体验​

  集创北方 AI-PQ 独显芯片的核心竞争力,在于其创新的 “双擎驱动” 方案与全维度 AI 画质优化体系,从帧率、分辨率到画面细节,实现全方位升级:​

  1. 双擎驱动:MEMC+AISR 破解流畅度与清晰度难题​

  芯片搭载的 MEMC 帧率插帧模块与 AISR 画质超分模块,构成 “双擎驱动” 的核心架构,分别针对帧率与分辨率两大痛点提供解决方案。​

  在帧率优化层面,MEMC 模块支持多档位 AI 动态插帧技术,可将终端处理器输出的 30fps/60fps 低帧率画面,通过 AI 算法智能升级至最高 165fps 高帧率。更关键的是,其搭载的硬件级运动补偿算法,能精准识别画面中快速移动的物体(如游戏场景中的角色、体育赛事中的运动员),实时生成中间帧画面,有效消除传统插帧技术易出现的拖影、卡顿问题。在高速移动显示场景中,比如玩竞速类游戏或观看足球比赛直播时,画面连贯性提升显著,用户能感受到 “丝滑无延迟” 的视觉体验。​

集创北方推出首款移动终端AI画质增强独显芯片

  在分辨率与细节优化上,AISR 画质超分模块通过 AI 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像素级提升。针对低分辨率画面(如早期拍摄的低清视频、压缩后的在线视频),该模块能智能分析画面纹理、线条与色彩分布,将原始画面精准升级至 2K 超清规格。与传统超分技术相比,其最大突破在于解决了 “锯齿边缘”“断线模糊” 等常见问题 —— 通过对画面边缘进行 AI 平滑处理,对断裂线条进行智能补全,让文字、图标更清晰锐利,复杂场景中的细节(如建筑纹理、衣物褶皱)也能完整呈现,仿佛 “为画面注入新细节”。​

  2. 全维度 AI 优化:攻克移动场景显示顽疾​

  AI 算法是这款芯片的另一大亮点,通过深度学习训练,芯片构建了覆盖 “全局 - 局部 - 焦点” 的全维度画质优化体系,针对性解决移动场景中常见的显示问题。​

  在色彩优化方面,芯片能智能校正画面偏色问题。无论是因屏幕硬件差异导致的冷色调偏移,还是因环境光变化引发的色彩失真,AI 算法都能实时调整 RGB 三色占比,还原内容原本的色彩基调,让照片、视频的色彩更贴近真实场景。​

  针对暗区细节丢失与高光过曝问题,芯片搭载的 AI-LCE(局部对比度增强)技术发挥关键作用。它通过智能识别画面中的明暗区域,对暗部进行针对性提亮,同时抑制高光区域的光晕过曝 —— 比如在夜景照片中,既能清晰呈现暗部的建筑轮廓,又不会让路灯、车灯出现刺眼的光斑,让画面层次更分明,细节更丰富。​

  此外,芯片还具备场景自适应能力,能根据显示内容(如游戏、视频、阅读、照片)自动切换优化模式:游戏场景下优先保障高帧率与色彩鲜艳度,阅读场景则调整至低蓝光、高对比度模式,减少视觉疲劳,实现 “一芯适配多场景” 的智能体验。​

  落地应用:头部旗舰机型首发,开启画质体验新标杆​

  这款 12 纳米 AI-PQ 独显芯片的市场落地速度超出预期,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头部移动终端品牌的旗舰产品中。从实际用户反馈来看,其带来的体验升级十分显著:在搭载该芯片的旗舰手机上,播放 60fps 的在线视频时,画面可流畅升级至 120fps,拖动进度条或快速切换画面时无明显卡顿;观看低分辨率老电影时,经 AISR 超分处理后,画面清晰度接近原生 2K 效果,人物面部细节、背景纹理都更易辨认。​

  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芯片的 “低功耗优势” 在实际使用中表现突出。测试显示,开启 AI 画质优化功能后,手机连续播放视频的续航时间仅比关闭功能时减少约 1.5 小时,远优于行业同类芯片 “开启优化后续航减少 3-4 小时” 的平均水平。同时,由于芯片承担了大部分画质处理运算,前端处理器的负载降低,手机在长时间高负载使用(如玩 3A 手游)时,机身发热量明显减少,有效避免了因高温导致的性能降频问题,保障了游戏体验的稳定性。​

  行业意义:助力国产显示芯片突破,加速 “AI + 显示” 生态构建​

  集创北方这款 12 纳米 AI-PQ 独显芯片的推出,不仅为移动终端用户带来体验升级,更对国产显示芯片行业具有重要意义。长期以来,高端显示芯片市场多由国外企业主导,国内企业在先进工艺、核心算法等方面面临技术壁垒。而这款 12 纳米芯片的研发成功,标志着集创北方已突破 12 纳米先进工艺的设计瓶颈,同时在 AI 画质优化算法上形成自主核心技术,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,为国产显示芯片的发展注入信心。​

  从行业趋势来看,“AI + 显示” 已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。集创北方在这款芯片上的技术积累,将为后续拓展多元场景奠定基础。未来,企业计划围绕 AR/VR、智能终端、电竞设备、智慧屏等领域,深化与终端厂商的合作,将 AI-PQ 技术拓展至更多显示场景 —— 比如在 AR/VR 设备中,通过芯片优化虚拟场景的画质与帧率,提升沉浸感;在电竞显示器上,强化高帧率与低延迟特性,满足专业玩家需求。​

  此外,这款芯片的成功落地,也为国产显示芯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契机。集创北方在研发过程中,与国内多家晶圆制造、封装测试企业深度合作,推动了 12 纳米工艺在显示芯片领域的国产化应用,未来有望进一步带动上游材料、设备企业的技术升级,形成 “设计 - 制造 - 应用” 的完整国产生态链。​

  随着集创北方等国内企业在显示芯片领域的持续突破,国产显示技术正从 “跟跑” 向 “并跑” 甚至 “领跑” 迈进。这款 12 纳米 AI-PQ 独显芯片的发布,既是集创北方技术实力的体现,更是国产显示芯片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未来将持续推动移动终端及更多领域的显示体验升级,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视觉享受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