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 20 日晚间,GQY 视讯发布公告,宣布以自有资金 1750 万元收购深圳市泰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 “泰亨光电”)70% 股份。在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2272.64 万元、主营业务承压的背景下,此次收购被视为 GQY 视讯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 —— 通过整合泰亨光电在 LED 显示生产制造环节的资源,拓宽大屏显示领域布局,完善主业产业链,进而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经营效益,试图扭转业绩颓势,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收购背景:主业承压下的战略突围
GQY 视讯近年来在大屏显示领域面临增长挑战,2025 年上半年业绩数据尤为凸显压力:归母净利润亏损超 2200 万元,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,核心问题集中在 “产业链环节不完整” 与 “生产制造能力薄弱”—— 此前公司更多聚焦于显示解决方案设计与市场推广,在 LED 显示屏生产制造环节依赖外部合作,不仅导致成本控制能力不足,还面临供应链稳定性与交付周期的双重风险,尤其在行业竞争加剧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环境下,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。
在此背景下,收购泰亨光电成为 GQY 视讯 “补短板” 的必然选择。公告明确指出,此次收购旨在 “增强公司在 LED 显示生产制造环节的硬实力”,通过将泰亨光电的生产能力纳入自身产业链体系,实现 “设计 - 制造 - 销售 - 服务” 的一体化运营。一方面,可减少对外协加工的依赖,降低中间环节成本,预计生产端成本可下降 15%-20%;另一方面,能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,缩短产品交付周期,提升市场竞争力,为后续拓展高价值客户与项目奠定基础。
标的画像:泰亨光电业务覆盖广,2025 年业绩增速亮眼
作为此次收购的核心标的,泰亨光电成立于 2014 年,在 LED 显示领域已积累十余年经验,其产品线覆盖户外显示屏、室内显示屏、租赁固装屏等多个品类,应用场景涵盖广告宣传、舞台演出、会议协作,同时延伸至医疗、文化、教育等垂直领域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与市场布局。
从经营业绩来看,泰亨光电近年来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:2024 年经审计营收 6793 万元,净利润 323 万元;2025 年上半年营收已达 3412 万元,净利润 415 万元,仅半年时间净利润便超过 2024 年全年水平,增速显著。这一业绩增长背后,得益于其在租赁屏、户外广告屏领域的订单增长 —— 随着文旅演出、商业活动复苏,租赁屏需求快速回升;同时,其为医疗行业定制的高清显示设备,也因医疗信息化升级需求而获得稳定订单。
不过,泰亨光电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:截至 2025 年 6 月末,公司总资产 7254 万元,净资产 958 万元,总负债 6296 万元,资产负债率高达 86.8%,处于较高水平。高负债可能源于生产扩张、原材料采购等资金需求,未来需通过优化运营、提升盈利来逐步降低负债压力,这也成为 GQY 视讯收购后整合管理的重点方向之一。

业绩对赌:双向绑定,平衡风险与收益
为保障收购效果、降低投资风险,GQY 视讯与泰亨光电原股东设置了明确的业绩对赌条款,覆盖 “过渡期 + 三年对赌期”,通过营收与净利润双重指标,绑定双方利益,确保标的公司持续贡献价值:
2025 年过渡期:泰亨光电需实现经审计营业收入不低于 6500 万元,这一目标与 2024 年全年营收基本持平,考虑到 2025 年上半年已完成 3412 万元营收,剩余半年完成 3088 万元营收具备较强可行性,为对赌期业绩奠定基础。
2026-2028 年对赌期:营收与净利润指标逐年递增,具体为:2026 年营收不低于 6500 万元、净利润不低于 200 万元;2027 年营收不低于 7000 万元、净利润不低于 300 万元;2028 年营收不低于 7500 万元、净利润不低于 400 万元。三年累计净利润目标为 900 万元,且每年需同时满足营收与净利润要求,既确保业务规模稳定增长,又强调盈利质量的提升。
在奖惩机制上,条款设计兼顾 “约束” 与 “激励”:若对赌期内泰亨光电累计净利润低于 900 万元,或任意一年净利润未达标,原股东需向泰亨光电进行现金补偿,弥补业绩差额;反之,若每年营收均达标且累计净利润高于 900 万元,GQY 视讯将把超额部分的 50% 作为奖金奖励给泰亨光电管理团队,激发其经营积极性;更关键的是,若所有对赌业绩均完成,GQY 视讯承诺收购剩余 30% 股份,这意味着原股东可通过业绩达标实现股权的完全退出,获得更高收益,而 GQY 视讯也能实现对泰亨光电的 100% 控股,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整合效果。
战略意义:完善产业链 + 拓展场景,为业绩反弹蓄力
此次收购对 GQY 视讯的长期发展具有多重战略价值,不仅是短期 “补短板” 的举措,更是长期布局大屏显示领域的重要一步:
从产业链整合来看,收购泰亨光电后,GQY 视讯将拥有自主的 LED 显示屏生产制造能力,可实现 “解决方案设计 - 核心部件生产 - 成品组装 - 市场交付” 的全链条把控。例如,在承接大型会议中心、体育场馆等大屏项目时,无需依赖外部厂商生产显示屏,既能降低成本,又能通过生产端与设计端的协同,优化产品性能,提升项目整体利润率。
从市场拓展来看,泰亨光电在医疗、教育等垂直领域的客户资源与项目经验,将帮助 GQY 视讯拓宽应用场景。此前 GQY 视讯更多聚焦于政企、商业广告领域,而泰亨光电的医疗显示设备已进入多家医院,教育显示方案服务于多所学校,这些场景的切入将为 GQY 视讯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,尤其在医疗信息化、教育数字化趋势下,相关市场需求持续增长,具备较大拓展空间。
从业绩改善来看,若泰亨光电能顺利完成对赌业绩,预计每年可为 GQY 视讯贡献不低于 200 万元的净利润(2026 年起),叠加生产端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提升,有望帮助 GQY 视讯逐步扭转亏损局面,实现主营业务的盈利反弹。同时,一体化运营模式也将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,在行业波动时更具竞争优势。
不过,此次收购也面临一定挑战:泰亨光电的高负债需 GQY 视讯协助优化,避免拖累整体财务状况;双方在企业文化、管理体系上的整合也需时间磨合,确保生产、销售等环节高效协同。未来,GQY 视讯需通过资金支持、管理输出等方式,帮助泰亨光电提升运营效率、降低负债,同时充分发挥双方资源协同效应,才能让收购真正成为业绩增长的 “助推器”。
总体而言,GQY 视讯收购泰亨光电,是其在主业承压下的一次主动战略调整,通过 “收购 + 对赌” 的模式,既补全了产业链短板,又绑定了未来发展收益。若能顺利完成整合与业绩对赌,公司有望在大屏显示领域实现 “量利齐升”,为长期发展打开新空间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