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2025 年 4 月 20 日 - 26 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,“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” 成为热议焦点。4 月 25 日,南方 + 客户端一篇深度报道,将 LED 行业龙头国星光电推向聚光灯下。这家企业以创新为舟,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破浪前行,构筑起坚实的发展壁垒。
专利筑基,锻造技术创新硬实力
“专利是企业创新的护城河”,这句行业共识在国星光电得到生动诠释。走进国星光电研究院 Micro LED 超净实验室,精密设备持续运转,研发人员紧盯显示屏上的实时数据,如同守护科技珍宝的卫士。Micro LED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,芯片尺寸仅 1 - 100 微米,将百万级芯片精准转移焊接,难度堪比在细沙上建造摩天大楼。但正是在这片技术 “险滩”,国星光电完成了华丽蜕变。

历经上千次实验,不断优化材料与工艺参数,企业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,Mini/Micro LED 专利申请量累计超 250 项,其中 “全彩化发光器件及显示模组” 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。如今,国星光电在芯片封装、巨量转移等核心环节掌握自主可控技术,构建起完整的超高清显示封装技术体系。

在专利布局上,国星光电堪称 “深耕者”。截至目前,公司及子公司专利申请量超 1200 项,发明专利超 600 项,授权专利超 800 项,覆盖 Micro/Mini LED 超高清显示、第三代半导体等多个领域。这些专利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竞争力,“高清显示用 LED 器件”“多功能指示模块” 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,多款产品获评 “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”。从巴黎奥运会到俄罗斯世界杯,国星光电的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舞台频频亮相,成为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。
为守护创新成果,国星光电制定 “数量布局,质量取胜” 战略,组建专业知识产权小组,从机制、管理、人才等多维度构建严密保护体系。凭借出色表现,企业斩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、中国专利金奖等多项国家级、省级荣誉,在行业中树立标杆。

AI 赋能,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
在 AI 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,国星光电没有丝毫犹豫,果断抓住机遇,以 AI 为桨,加速数字化转型。在生产排程环节,企业构建智能排产引擎,打通 “产-供-销” 全链路,解决 LED 封装产出不确定与多目标均衡排产难题,预计降低 15% 存货水平,大幅提升运营效率。

库存管理领域,基于 AI 算法的 “动态混搭发货” 模型正在筹备。该模型通过精准分析产品参数偏差,科学搭配不同档次产品,实现库存周转最大化与零冗余。在质量控制方面,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 “智能检测-数据反馈” 闭环模型,能在毫秒内识别十余种外观缺陷,检测准确率达 99.99%,实现 24 小时无人化检测,年节省人工质检成本超 500 万元,良品率跃居行业前列。
财务领域,RPA 技术打造的 “智能财务大脑” 即将上线,届时票据处理手工操作占比将从 60% 降至近乎零,处理准确率提升至 100%。此外,办公自动化、供应链、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均已规划 AI 引入方案,稳步推进。国星光电的产品也为 AI 硬件赋能,Micro LED 应用于 AR 眼镜,智能模组融入智能家居,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辐射力。
人才汇聚,夯实企业发展根基
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,国星光电深谙此道。公司现有员工 4800 余人,本科及以上学历 757 人(含博士 13 人),关键人才 100 人,覆盖研发、销售等多个专业领域。管理、技术、技能三序列职业发展通道,为员工提供广阔上升空间,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、国家火炬计划入围者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。
“引育用留” 人才体系为国星光电注入持续发展动力。引才方面,《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管理办法》等制度出台,近三年引进本科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650 人以上;育才环节,数字化转型研修班、“国星之光” 大讲堂等培训品牌,结合 “百人・繁星计划”,为人才成长充电;用才上,骨干科技人才工资总额单列,总裁奖励基金激发创新活力,近三年科技创新奖励超 600 万元;留才则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,让人才扎根成长。未来,企业将聚焦 Mini LED、Micro LED 等领域,优化人才结构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。

从专利创新到 AI 赋能,再到人才汇聚,国星光电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步履坚定。以知识产权为盾,以人工智能为矛,这家企业正向着更高目标迈进,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