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半导体照明是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,我们毕生的追求,就是让中国‘芯’照亮全世界。” 在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芯片生产车间内,党支部书记胡加辉凝视着高速运转的生产设备,话语中满是坚定。深耕半导体照明领域 20 余年,他在氮化镓基 LED 外延生长、芯片制造及器件应用领域积累了深厚造诣。怀揣着科技报国的赤诚之心,胡加辉带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,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全球领先的跨越式发展。
党建引领,锻造 “党建红 + 产业蓝” 特色品牌
作为企业党支部书记,胡加辉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。他创新搭建学习载体,以每日晨会、每周总结会为基础,定期开展 “车间微课堂”,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精准传递到基层党组织的 “神经末梢”,让一线员工在生产间隙也能及时学习党的政策方针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胡加辉打破党建与业务 “两张皮” 的壁垒,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、人才培养、社会责任深度融合。他牵头组建了 6 支 “党员先锋队”,让党员冲锋在技术攻关、生产保障的最前沿。无论是设备故障排查,还是生产流程优化,党员总是第一时间响应,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高效推进。在他的推动下,企业内形成了 “关键岗位有党员、技术攻关有党员、困难面前有党员” 的浓厚氛围,独具特色的 “党建红 + 产业蓝” 党建品牌成为企业发展的 “红色引擎”。
“把党支部建在生产一线,把党员放在攻坚前沿,才能让问题在一线解决,让创新在一线突破。” 刚为车间党员技术骨干讲解完最新芯片封装技术,胡加辉便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党建工作心得。
攻坚破难,引领技术迈向国际先进水平
2023 年,大功率倒装 LED 芯片研发进入关键阶段,客户对样品交付有着严格的时限要求。“错过这次机会,再想争取合作,可能要等上一整年。” 研发总监刘春阳回忆道。面对紧迫的工期,胡加辉带领技术团队开启 “24 小时轮班作战” 模式,车间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。
那段时间,胡加辉几乎扎根在车间,从外延生长参数的细微调整,到芯片良率的反复测试,每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。有一次,凌晨两点关键实验数据出炉,他立刻召集团队围在检测仪器旁,逐字分析数据、优化方案。直到天快亮时,看到芯片发光效率达到预期目标,胡加辉才松了口气,笑着对团队说:“再难的坎,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,就一定能跨过去。”
最终,团队不仅按时交付了样品,更让这款大功率倒装 LED 芯片的发光效率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水平,如今已成为行业主流产品。这样的攻坚故事,在胡加辉的工作经历中并不鲜见:2023 年,他带领团队将 Mini LED 芯片尺寸从 3×6mil 缩小至 2×6mil,推动芯片向微型化、高集成度发展;在 Micro LED 领域,他牵头攻克巨量转移技术瓶颈,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。
心系职工,筑牢企业发展 “暖心基石”
“胡书记不仅是技术专家,心里还总装着我们职工的事儿。” 提到胡加辉,车间一位老师傅由衷地称赞道。在江西兆驰半导体,“技术好、人贴心” 是职工们对他的一致评价。
胡加辉始终将职工需求放在心上,推动企业建立 “办实事机制”。他定期与职工谈心谈话,收集大家在工作、生活中的诉求。当收到 “改善车间休息区环境”“增加技能培训机会” 等建议后,他第一时间协调资源落实,让职工的诉求有回应、有结果。此外,他还联合工会定期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、家属开放日、团建活动,以及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等关爱行动,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,让大家在企业感受到 “家” 的温暖。
坚守初心,为中国半导体产业争得话语权
站在公司的专利墙前,胡加辉指着墙上整齐排列的 606 张授权专利证书介绍:“这些年,我们团队累计申请专利上千项。这些专利不是挂在墙上的荣誉,而是让中国 LED 产业摆脱国外技术依赖的‘底气’。”
曾经,中国 LED 产业是行业跟随者,只能看着竞品的方向摸索;如今,在胡加辉和团队的努力下,企业走进了技术 “无人区”,每一步创新都要靠自己探索。“国家大力支持新技术生产力发展,我们作为光芯片研发者,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” 胡加辉表示,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克更多 “卡脖子” 技术,研发出更小、更亮、更高效的中国 “芯”,让其点亮更多家庭、更多领域,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舞台上,发出更响亮的 “中国声音”。
如今,在江西兆驰半导体的车间里,“党建红 + 产业蓝” 的标语格外醒目,6 支 “党员先锋队” 依然活跃在各个岗位。在胡加辉的带领下,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,正以科技报国的初心,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