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 > 企业新闻

元旭半导体:全球首款量产玻璃基 Micro-LED 屏发布

  • 作者:
  • 2025-10-23 18:14:42

  2025 年 10 月 21 日,元旭半导体科技(天津)有限公司(简称 “元旭半导体”)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举办重磅发布会,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采用玻璃基像素级集成封装技术的量产 Micro-LED 显示屏(简称 “MOG 显示屏”)。这款产品打破了传统 Micro-LED 显示在封装技术、可靠性与成本控制上的多重瓶颈,通过将 RGB 像素直接集成于玻璃基板的创新设计,结合超精密半导体工艺,实现了显示画质、可靠性与规模化生产的协同突破,为 Micro-LED 从专业领域走向消费市场奠定了关键基础,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竞争中占据了先发优势。

元旭半导体发布量产玻璃基Micro-LED屏

  技术革新:三大突破重塑 Micro-LED 显示格局​

  元旭半导体的 MOG 显示屏之所以能成为行业焦点,核心在于其围绕 “玻璃基像素级集成封装” 技术实现的三大关键突破,从材料、工艺到设备层面重构了 Micro-LED 的生产逻辑:​

  1. 材料体系革新:玻璃基板赋能极致封装​

  不同于市场上主流的蓝宝石或硅基基板,MOG 显示屏创新性采用超平整玻璃作为基板材料。玻璃基板不仅具备优异的光学透明度与热稳定性,更能通过精密加工实现微米级的平整度控制,为 RGB 像素的直接集成提供了理想载体。通过将 RGB 像素直接封装于玻璃基板之上,元旭半导体成功将主芯片尺寸缩小至 50 微米以下,封装尺寸实现 “极致小巧”—— 这一突破不仅大幅提升了单位面积的像素密度,还减少了传统封装中基板与芯片间的界面损耗,为画质提升奠定了硬件基础。​

  2. 工艺重构:超精密半导体技术实现画质飞跃​

  为匹配玻璃基板的特性与微小化芯片的封装需求,元旭半导体引入超精密半导体工艺,对 Micro-LED 的封装流程进行全面重构。在像素集成环节,通过高精度光刻与键合技术,确保每一颗 50 微米级芯片都能精准定位、稳定连接;在画质优化环节,通过像素级的电流控制与色彩校准,实现了 99.6% 的纯黑覆盖率与 300,000:1 的超高对比度。这种极致的画质表现,意味着显示屏在呈现深邃黑色场景时(如星空、夜景画面),能有效避免传统显示的 “漏光” 问题,同时精准还原明暗细节,无论是家庭影院的观影体验,还是高端商业显示的广告呈现,都能带来 “身临其境” 的视觉冲击。​

元旭半导体发布量产玻璃基Micro-LED屏

  3. 设备智联协同:打通规模化生产关键环节​

  Micro-LED 的商业化长期受限于 “量产难、成本高” 的问题,而元旭半导体通过 “设备智联协同” 突破了这一瓶颈。公司构建了覆盖 “芯片分选 - 像素集成 - 检测校准 - 成品组装” 全流程的智能化生产线,通过设备间的数据互联与自动化控制,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。据介绍,自 2025 年 3 月 28 日开工试产后,仅七个月时间,元旭半导体的 MOG 显示屏产能便从 200 平方米 / 月提升至 3000 平方米 / 月,增幅达 15 倍。产能的快速爬坡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量产性,更通过规模化效应推动成本持续下降,为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扫清了价格障碍。​

  可靠性升级:从 “服务补救” 到 “器件端根治”​

  在显示技术领域,可靠性是制约 Micro-LED 普及的另一大核心痛点 —— 传统 Micro-LED 产品因芯片微小、连接复杂,易出现坏点问题,且寿命受使用环境影响较大,行业内多通过 “后期服务更换” 的方式弥补,既增加了用户成本,也影响使用体验。元旭半导体董事长席光义在发布会上强调:“我们的技术可靠性大幅提升,主要体现在坏点少和寿命长两个方面,且不同于市场上通过服务更换解决问题的方式,我们从器件端就采用半导体封装技术,从根本上提高了可靠性。”​

  这一 “器件端根治” 的可靠性解决方案,核心在于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深度应用。元旭半导体在芯片封装环节,引入了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高可靠性键合材料与密封工艺,确保芯片与玻璃基板间的连接稳定、抗老化;同时,通过优化芯片散热路径,减少长期使用中的热量积累,将产品寿命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。这种从 “源头把控” 的可靠性设计,不仅降低了用户的后期维护成本,更让 Micro-LED 显示屏具备了进入 “千家万户” 的潜力 —— 无论是家庭场景的长期使用,还是车载显示、医疗影像等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专业领域,都能满足持续、可靠的使用需求。​

  商业化落地:多场景开花,订单与产能规划双乐观​

  凭借技术突破与可靠性优势,元旭半导体的 MOG 显示屏已快速打开商业化局面,目前已在多个超高清场景实现落地,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:​

  在消费领域,家庭影院是率先突破的场景 ——MOG 显示屏的超高对比度与细腻画质,能完美还原电影工业的色彩标准,为高端家庭用户提供 “私人影院” 级的观影体验;在商业领域,高端商场、奢侈品门店的广告显示,以及数字艺术展厅的作品呈现,都已引入该产品,通过极致画质提升品牌形象与艺术表达效果。​

  更值得关注的是,MOG 显示屏的应用边界正不断向专业领域延伸。在车载显示领域,其高可靠性与抗高低温特性,可满足智能座舱对显示设备的严苛要求;在医疗影像领域,超高分辨率与色彩精准度,能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识别影像细节,辅助诊断;在虚拟制作领域,高刷新率与低延迟的优势,可打造 “无界沉浸” 的虚拟场景,为影视、游戏行业提供新的创作工具。​

  商业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订单的显著增长 —— 截至发布会当天,元旭半导体的 MOG 显示屏订单金额已达两亿元。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,公司已制定明确的产能扩张计划:预计 2026 年将产能再扩大一倍,以应对新一轮的订单增长。席光义表示,天津滨海高新区为公司提供了政策、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,这为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提供了重要保障,也让企业对未来的市场表现充满信心。​

  行业意义:中国企业引领 Micro-LED 商业化进程​

  元旭半导体 MOG 显示屏的发布与量产,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技术突破,更对全球 Micro-LED 显示产业产生深远影响:一方面,其玻璃基像素级集成封装技术为行业提供了 “可量产、高可靠、低成本” 的解决方案,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企业在 Micro-LED 核心技术上的垄断,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;另一方面,产品的快速商业化与多场景落地,将加速 Micro-LED 从 “概念” 走向 “应用” 的进程,推动显示产业从 LCD、OLED 向 “下一代显示” 升级,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视觉体验,同时带动上游材料、设备,下游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发展。​

  随着元旭半导体等中国企业在 Micro-LED 领域的持续突破,全球显示产业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迭代、成本的持续下降,Micro-LED 有望像当年的 LCD、OLED 一样,逐步渗透到消费电子、专业显示、汽车电子等更多领域,而元旭半导体凭借此次发布的 MOG 显示屏,已在这场 “下一代显示革命” 中抢占了先机,为中国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​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