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 25 日,“让 AI 发光 —— 洲明集团 21 周年 AI 论坛暨新品发布会” 在惠州洲明大亚湾科技园盛大举行。这场汇聚全球 400 余位生态合作伙伴、投资者与媒体代表的行业盛会,不仅是洲明集团深耕显示领域 21 年的里程碑,更标志着其 “LED+AI” 战略进入加速落地阶段。在 AI 全面重塑产业格局的当下,洲明率先将 “LED+AI” 提升至集团头号战略,通过成立独立 AI 子公司、构建 “硬件 + IP + 场景服务” 三位一体模式,推动显示屏从 “信息载体” 向 “智能交互入口” 进化,为显示行业开启 “智显机器人” 新赛道。

战略先行:锚定 AI 时代,定义智显新方向
面对 AI 技术全面渗透的产业拐点,洲明集团董事长林洺锋在致辞中明确指出,2025 年是 AI 加速落地的关键节点,政策支持、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的多重共振,正推动人工智能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基于这一判断,洲明将 “LED+AI” 作为战略核心,聚焦 “行业垂类模型定制化” 与 “AI 落地应用” 两大方向,致力于让每一块大屏 “能思考、会服务”。

为保障战略落地,洲明不仅成立独立核算的 AI 全资子公司,更提出 “硬件 + IP + 场景服务” 三位一体的战略理念:硬件层面,以高画质 LED 显示终端为基础,搭载 AI 芯片与传感器;IP 层面,联合生态伙伴开发行业专属 AI 模型与交互算法;场景服务层面,针对政务、教育、展厅、营销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这种全链条布局,打破了传统显示设备 “被动展示” 的局限,赋予显示屏主动理解需求、自主提供服务的能力,为 “智显机器人” 的诞生奠定基础。

洲明集团副总裁梅志敏进一步提出 “智显机器人” 第二增长曲线,并发布 “4321” 解决方案体系。所谓 “智显机器人”,核心是让显示终端从 “被动执行指令” 升级为 “主动理解场景、自主服务用户”,例如在政务大厅,它可通过 AI 识别用户身份,主动推送办事指南;在校园,能根据教学场景自动切换课件与互动模式。“4321” 体系则从 “4 大核心场景、3 层技术架构、2 类服务模式、1 个生态平台” 出发,确保智显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快速落地,成为未来公共服务与产业升级的新引擎。
生态聚合:携手头部企业,构筑智显核心能力
智显机器人的落地,离不开多领域技术的协同支撑。本次发布会上,洲明联合智谱、魔珐科技、凌云光技术等 AI 与智能技术领军企业,构建起覆盖 “智慧内核、数字形象、视觉感知” 的智显机器人生态,各伙伴发挥技术优势,为智显机器人注入全方位能力:
智谱:提供 “智慧大脑”
作为 AI 大模型领域的独角兽企业,智谱为智显机器人带来最新旗舰模型 GLM-4.5。该模型首次在单个模型中实现推理、代码与智能体能力的原生融合,具备多轮对话、虚拟交互、数据分析、搜索增强等多模态能力。例如,在教育场景中,GLM-4.5 可根据学生提问生成个性化讲解内容;在政务场景中,能快速解析政策文件并解答用户疑问。智谱副总裁胡云华表示,未来将与洲明深度合作,推动 AI 大模型在更多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,释放新质生产力。

魔珐科技:打造 “超写实数字形象”

在 AI 数字人与生成式 AI 领域,魔珐科技以行业领先的 3D 数字人技术,为智显机器人赋予 “堪比真人” 的形象与交互能力。创始人柴金祥提出,当前具身智能数字人已具备 “有形象、会表达、有大脑、能办事” 的大规模应用条件 —— 通过超写实 3D 建模与低延迟交互技术,智显机器人可模拟人类的表情、动作与语气,例如在展厅中以虚拟讲解员身份与观众实时互动,在银行以数字柜员身份办理业务。这种 “看得见、能交流” 的特性,将推动 AI 智能显示终端进入 “iPhone 时刻”,实现体验的跨越式升级。
凌云光技术:赋予 “敏锐视觉感知”

凌云光・元客视界 CTO 陈溥指出,高精度动作捕捉与虚拟仿真技术是智显机器人的 “眼睛”。通过视觉传感技术,智显机器人可实时捕捉用户的肢体动作、面部表情,甚至感知环境光线变化,从而更精准地理解人类需求与情绪。例如,在会议场景中,它能通过识别参会者的手势动作实现 “隔空操控”;在零售场景中,可根据顾客的停留时长与注视方向,推送相关产品信息。这种视觉感知能力,为智能交互注入了 “生命力”,让人与机器的沟通更自然、更高效。
产品落地:从技术到场景,解锁 AI + 光显新价值
在战略与生态布局之外,本次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洲明 “LED+AI” 技术的产品化与场景化落地。多位高管围绕不同领域,分享了洲明的创新实践与新品成果:
AI + 智慧灯杆:打造城市 “数字神经末梢”

洲明集团副总裁李宇尘提出,智慧灯杆正成为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关键载体。洲明将 AI 算法与智慧灯杆结合,实现照明、交通、安防、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智能联动 —— 例如,通过 AI 识别路况自动调节路灯亮度,通过摄像头监测交通拥堵并推送疏导信息,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空气质量数据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洲明智慧路灯平台已接入鸿蒙系统,可与城市其他智能设备无缝协同,在智慧园区、智慧交通、智慧政务等场景构筑起 “数字皮肤”,让城市管理更高效、更智能。
AI 系列新品:覆盖全场景显示需求

洲明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陈黎暄重磅发布 AI 系列产品,包括全新 AI 智慧一体机、超级一线通(五合一)、户外智慧 LED 等。其中,AI 智慧一体机集成 “显示 + AI 交互 + 会议协作” 功能,支持语音控制、实时翻译、智能纪要生成,适配教育、办公等场景;超级一线通则通过一根线缆实现 “电源 + 信号 + 控制 + 音频 + 数据” 五合一传输,简化设备安装与运维;户外智慧 LED 则搭载环境自适应 AI 算法,可根据天气、光线自动调节亮度与对比度,兼顾节能与显示效果。此外,洲明还发布了 AI 数字内容、数字展陈 2.0、智慧会议空间、AI 安全播控等解决方案,以高集成度创新推动 “LED+AI” 在全场景的渗透。
协同共创:成立合资公司,开启智显新征程

为进一步深化 “LED+AI” 生态合作,活动现场,洲明科技与智谱、元客视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,共同投资设立 “深圳市智显机器人有限公司”。新公司将聚焦 AI 智能终端领域,整合三方技术优势:洲明提供 LED 显示硬件与场景资源,智谱输出大模型能力,元客视界贡献视觉感知技术,形成 “从垂类模型训练到软硬件集成” 的全链条服务能力。
据介绍,新公司将重点推动 AI 智能体在政务、教育、会议、文旅等场景的 “显示具身化” 落地 —— 例如,在政务大厅部署智显机器人,实现政策咨询、业务指引、材料预审等服务;在校园打造 AI 教学终端,提供个性化辅导与互动教学;在文旅景区开发虚拟导游,为游客讲解历史文化与景点信息。这种协同模式,不仅能加速智显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,更将推动光显行业从 “硬件竞争” 转向 “生态竞争”,重塑行业价值格局。

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中,洲明集团副总裁梅志敏与多位嘉宾围绕 “AI 与光显融合的未来” 展开讨论,一致认为 “智能化、具身化、情感化” 是核心方向。例如,魔珐科技创始人柴金祥提出,未来数字人将具备更细腻的情感表达;凌云光・元客视界总经理熊伟认为,视觉感知技术将实现 “人与机器的情感共鸣”;智谱副总裁胡云华则强调,垂类模型的定制化将让智显机器人更懂行业需求。
结语:每一块屏幕,都是未来的 AI 智能体






洲明集团 21 周年 AI 论坛暨新品发布会的圆满召开,不仅是对其 “LED+AI” 战略的阶段性总结,更为显示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。正如林洺锋所言,未来每一块屏幕都将成为独立的 AI 智能体实体 —— 显示屏只是外在形态,通过接入不同大模型与传感器,它们可化身政务助手、教学导师、会议秘书、文旅向导等多样化角色。
随着大屏交互数据的积累与 AI 技术的迭代,智显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将持续拓展,最终实现人类与赛博(Cyber)世界的无缝连接。对于洲明而言,这场发布会是一个新起点:未来将继续携手全球生态伙伴,推动传统显示屏向 “会思考、有形象、能交互、可服务” 的智能终端全面进化,以 “LED+AI” 技术为笔,描绘显示行业智能化的崭新蓝图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