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家 “双碳” 目标与煤矿智能化建设政策的双重驱动下,煤炭行业正加速告别传统生产模式,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方向深度转型。作为 Micro LED 超高清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,
雷曼光电凭借自主研发的
COB 先进封装技术,以及在多行业积累的标杆项目经验,已成功与中煤、陕煤、潞安、甘肃华亭等大型煤炭企业达成深度合作,打造出一系列智慧煤矿显示解决方案,为煤矿安全生产、高效调度与绿色运营注入关键技术力量。
标杆案例落地:四大煤矿场景的 “可视化革命”
雷曼光电针对不同煤矿的运营需求,定制化输出 COB 超高清显示产品,从调度中心到生产现场,实现 “一屏统览全域、数据驱动决策” 的智慧升级。
中煤集团:打造 “秒级响应” 的智慧调度中枢

在中煤集团某能源公司的煤炭生产调度中心,雷曼 COB 超高清大屏(分辨率达 9120*2160)成为核心视觉载体。该大屏能够实时同步呈现井下生产数据、设备运行状态与多点位监控画面,将原本分散的信息整合为 “一张动态数据地图”。通过构建响应迅速、决策精准、风险可控的智慧调度体系,调度人员可直观掌握生产全流程,指挥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,以往需要多环节沟通的调度指令,如今能通过大屏数据联动实现 “秒级下达”。
陕煤张家峁煤矿:全矿 92 个系统的 “一体化协同”

陕煤张家峁煤矿的智慧调度中心,搭载了雷曼一块 “巨无霸” 级 Micro LED 超高清显示大屏 —— 宽 18 米、高 7 米,分辨率高达 19200×7560 像素,相当于 20 余块 4K 屏幕的拼接效果。该大屏深度融合 5G 网络与云数据平台,将全矿井 92 个独立系统(涵盖井下开采、通风、运输、供电等)的数据进行集成优化,实现多屏信息实时共享。例如,井下掘进面的设备故障信号可在大屏上即时弹窗预警,同时联动地面维修团队的调度信息,让全矿运营从 “分散管理” 转向 “一体化协同”,透明化与安全性大幅提升。
潞安司马煤业:“节能冷屏” 破解降本增效难题

潞安司马煤业选煤厂调度指挥中心采用的雷曼 COB 超高清节能冷屏(分辨率 6720×2700),凭借 “艳、冷、清、黑” 四大核心特质,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典型案例。“艳” 即色彩还原度高,能精准显示煤质检测数据的细微差异;“冷” 是依托节能冷屏技术,相比传统显示屏能耗降低 50%,每年可减少大量电费支出;“清” 指支持 16 路信号同步输出,设备状态、生产流程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;“黑” 则是超高黑场表现,在低亮度环境下仍能保持画面细节,避免视觉疲劳。这款大屏不仅是可视化决策工具,更成为客户降本增效的 “绿色伙伴”。
甘肃华亭砚北煤矿:16K 弧形屏实现 “7×24 小时全域监测”

甘肃华亭砚北煤矿的调度中心,一块面积约 80 平方米的雷曼 COB 超高清弧形屏格外引人注目 —— 其横向分辨率达 16K,曲率完美贴合人体视觉习惯,可实现 7×24 小时不间断的全过程实时监测。无论是井下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变化,还是地面选煤厂的运输皮带运行状态,都能在弧形屏上 “一屏统览”。通过全域数据的实时汇聚与分析,该大屏为煤矿安全生产、风险预警(如透水、瓦斯超标)和应急指挥提供了 “看得见、用得上” 的技术支撑,大幅降低了事故隐患。
技术破局:三大核心优势精准对接煤矿需求
雷曼光电的 COB 超高清显示产品之所以能在智慧煤矿领域快速落地,关键在于其技术特性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契合,通过持续迭代升级,构建起全方位解决方案:
核心的节能冷屏技术,从光源设计到电路优化进行全链路降耗,相比传统 LED 显示屏能耗直降 50%,完美适配煤矿行业 “双碳” 目标下的绿色运营需求,长期使用可显著减少企业能源成本。
支持 4K、8K、16K 等多分辨率输出,能轻松集成海量生产数据,并与 AI 算法、5G 技术联动 —— 例如通过 AI 分析大屏上的设备振动数据,提前预判故障风险;借助 5G 实现井下数据与地面大屏的实时同步,让风险响应效率提升 50%,为应急决策争取宝贵时间。
突破传统显示屏的形态限制,可根据煤矿场景需求定制平面屏、弧形屏等不同形态,无论是调度中心的 “巨幕显示”,还是智能会议室的 “小屏会商”,都能精准匹配,实现 “全场景覆盖、全流程适配”。
未来展望:以可视化融合数字化,共建智慧煤矿新生态
随着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深入,雷曼光电将继续聚焦超高清、超节能等核心显示技术,进一步推动可视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。未来,其产品不仅将在数据呈现精度、能耗控制上持续突破,还将探索与煤矿数字孪生系统、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的联动,打造 “屏 - 数 - 智” 一体化的智慧煤矿解决方案,助力行业构建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低碳的生产新生态,为国家能源安全与 “双碳” 目标的实现贡献显示力量。